應山街道辦事處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,動員下沉黨員、社區志愿者,巧用“加減乘除法”,按下“提升美化鍵”,深入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行動,著力解決好文明創建難題,營造優美整潔人居環境。
做好為民辦實事的“加”法。提升背街小巷環境品質是文明創建的重點,也有利于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。為解決好文明創建“難題”,應山街道各社區著力營造“人性化、多樣化”的服務氛圍,通過修補道路坑洼、補植綠植花卉、修葺花壇、更換公益廣告、修復破損點位、增設健身設施等,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環境。
做好背街小巷臟亂差的“減”法。應辦各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發動黨員、樓棟長、志愿者、居民代表及物業公司、轄區商戶等力量,常態化開展“清潔家園”活動,以環境整治為抓手、以黨員干部為示范,發動廣大居民群眾共同參與清掃衛生死角、撿拾白色垃圾、清理樓道廢舊物品……,為打造秀美應山、詩畫廣水增光添彩。
做好居民共同參與的“乘”法。連日來,應辦各社區通過網格微信群宣傳《文明城市創建告市民一封信》,上門入戶發放《市民手冊》,與居民簽訂《門前四包倡議書》,推進文明知識進家門活動。同時,出動2臺宣傳車全天候、全覆蓋巡回宣傳,將社區80個“小喇叭”全部響起來,讓全辦范圍內所有電子顯示屏全部亮起來,滾動宣傳創建內容,動員全行業、全領域、全居民行動起來,推動文明建設從“要我做”變為“我要做”,增加居民的“共同家園”意識。
做好樓道牛皮癬的“除”法。為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,應辦積極開展清除“牛皮癬”小廣告專項行動,組織環衛工人、網格員、社區志愿者,采用撕鏟法、涂抹法等多種方式對背街小巷樓道的“牛皮癬”進行“拉網式”清除,截至目前已清除牛皮癬38000余處。
下一步,應辦將以創建文明城市為著力點,繼續打好人居環境“加減乘除”組合拳,切實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助力文明城市創建。
通訊員:朱明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