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365天全日無休,不是在新聞現場,就是在去往新聞現場的路上。他們用青春丈量腳步,用行動踐行使命,用筆和鏡頭描繪廣水日新月異的變化,他們就是時代的記錄者——記者。在第21個記者節來臨之際,讓我們走近他們,聽他們講述新聞背后的故事。
在廣水市融媒體中心,有這樣一對小夫妻,他們生活中是好伴侶,工作中是好搭檔。十幾年如一日,一心撲在工作上,他們把青春奉獻給“記者”這個職業。他們就是鄭偉、孫旭夫婦——群眾心中可愛的“新聞人”,同事眼中羨慕的“夫妻檔”。
新聞記者的工作總是那么“如出一轍”。每天早上7點半前,夫妻倆把孩子送到學校,之后便來到單位忙活了起來。一位“外采”拍攝、采寫、剪片、合成,一位“內勤”改稿、配音、上像,播出。工作起來一絲不茍,配合總那么默契,繁瑣的電視新聞制片過程,在夫妻倆面前竟變得無縫對接、一氣呵成。
新聞采訪每天接觸的對象不一樣,每個新聞故事都不同。前期采訪拍攝、后期撰稿編輯,忙起來,時間真的不夠用。但夫妻倆卻說,從選擇這個職業起,就意味愛著它,累并快樂著。
【同期聲】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鄭偉:因為使命,我們永遠在路上;因為職業,我們必須在現場。我們新聞記者的使命,就是用腳丈量每寸土地,用筆敘述每個正能量故事,用鏡頭記錄廣水每天的可喜進步與變化,為隨元隨合、心正崇實的團結發展鼓勁,為高品質融合、高質量發展的開拓奮進助力。
他倆夫妻只是市融媒體中心大家庭中的一個縮影,記者永遠在路上,只要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,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,真實的記錄新聞事件。
哪里有險情,哪里就會看到記者的身影。2020年初,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,全體編輯記者主動放棄休假,迅速返工返崗,逆風而行,向險而動,夜以繼日的采發新聞報道,及時發布疫情動態和防疫措施,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,與全市人民一道同心戰疫,鼓舞昂揚斗志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融媒力量。
【同期聲】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輝:全民戰“疫”那段時間,我們融媒體中心的全體編輯記者都是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,付出了很多艱辛的努力,做出了很多犧牲。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份子,僅僅盡到了一名新聞工作者應有的職責。其實這份榮譽屬于我們每一位“逆風而行、為險而戰”的人,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。正是這種抗疫精神,始終激勵著我們闊步前行……
記者就是這樣用勤勉的態度、務實的作風和敬業的精神,詮釋基層新聞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。踐行“歷史的記錄者,社會的守望者和時代的眺望者”的使命與職責,在“新聞采編線”上加速奔跑。
【同期聲】市融媒體中心編輯記者 周巧梅:我是廣水新聞特刊的編輯,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快20年了。記者生涯是一場修行,從華麗到樸素,從深刻到平淡,那些經歷過的人事,推敲過的文字,總在不經意間深刻。若有知音見采,不辭唱遍陽春,時間變幻了人事和情懷,我們依然往來于路上,趕赴時光之約。
【同期聲】市融媒體中心編輯記者 陳子華:記者節是一個承載著記者職業光榮與夢想的節日,作為一名網站編輯記者,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,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。在以后的工作中,我將不斷學習、繼續前進,用愛心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,擔負起作為一名編輯記者的義務和責任。從事這個崗位十多年來的最大感受就是無怨無悔。
因為職業,我們必須在現場;因為使命,我們永遠在路上;因為新聞,我們要永遠保持奔跑的姿態,因為我們是新聞人。
融媒體記者:楊輝
責任編輯:王譯萱
審 核:李 源